【深度】“新中考”下的培训热与家长学生的新焦虑
发布时间:2023-05-19 人气:
近期,诸多省市出台了新中考方案,在考试科目、计分方法和成绩呈现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同改变,试图通过改革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促进中学教育的全面性。然而,面对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焦虑、从众等心态导致许多学生及家长掀起了新中考培训热。
各地出台新中考方案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初中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2016年9月,教育部下发《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考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而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为五大方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加强考试招生管理。今年是北京实行新中考的首年,上海、武汉、青岛和宁波等地也相继出台具体改革方案,探索新的考试模式。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新中考方案都体现了初中阶段教育奠定各学科坚实基础的特色,将更多的科目纳入了中考。
其中,广东和上海都将实行全员、全考、全用的考核模式,要求全科目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地区的新中考方案则提出了新的选科模式,试图与新高考接轨。
北京将之前传统的副科历史、地理、政治等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形成3必考+3选考+体育的新模式。具体而言,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为必考科目,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为选考科目,考生须从其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化须至少选择一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实现扬长教育,使弱势学科对孩子总成绩的影响进一步减小,而优势学科对成绩的提升则进行了放大。部分地区在学科考试时间上也作出了重要变化,武汉将部分考试时间提前到初二下学期,以分散学生考试压力;广东则提出各科目考试时间依据《课程方案》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一般安排在学年(期)末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公布的新中考方案中,都提出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强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接过是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青岛的新中考方案中则指出,初中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学生初中毕业的依据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另外,武汉、广东和北京等地更加注重体育科目的考核,武汉计划于2020年将体育的分值增至50分,广东则提出把游泳作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难以改变唯分数论由于往年的中考评价方式单一,仅以分数进行排名,导致唯分数论的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减轻学生中考压力,将初中生从分数的束缚里抽身,成为了多年来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考查。
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根据多地发布的新中考改革方案,界面新闻发现,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之一,试图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广东省和武汉、东莞、青岛等地都提出,鼓励以等级呈现成绩。其中,广东省根据各门科目的性质及计入中考录取总分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科目等科目一般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呈现及合格与不合格等多种形式呈现。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地市规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以等级呈现成绩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重在将孩子们从分数这个概念里解放出来,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上来看,很难起到扭转唯分数论之效,甚至可能让家长更焦虑。
在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的浙江等地,让三门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按照考生在这一科目中的成绩百分位计等级,再在高考录取中折合为一定分数。比如,某一选考科目前5%的学生都是A+等级,折合为高考分数为70分,前5~15%的学生都是A等级,折合为高考分数为67分。可是,具体到落实,这反而令学生、家长更焦虑本来在考试时,原始分只低一分,结果由于低一等级,导致高考分数低3分。熊丙奇说。
既然高考要按总分排序录取,为何要计等级呢?有家长质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王建平教授指出,中考评价制度由分数制走向等级制,并没有降低对分数的要求,既没有改变考试的内容,也没有改变考试的形式,只是对分数与等级做一个简单的转换,从而遮掉分数的原始意义。
新焦虑催生的新培训热尽管教育部曾多次回应媒体称改革旨在建立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更好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然而,面对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众多学生和家长表示难以正确解读改革方案,甚至产生了新的焦虑。近两年,很多家长将各地新中考方案中的两考合一误解为取消中考。
江西省公布中考改革方案后,亦有大量媒体公布江西省将取消中考的报道解读。两考合一是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改革核心之一: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不可否认,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近年来我国社会有着日益强烈的取消中考的呼声。
但从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现实看,是不可能取消中考的。熊丙奇认为,取消中考,意味着高中入学,就将实行就近免试入学,但我国高中教育资源是严重不均衡的,在高中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取消中考不现实。
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社会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尤其是中高考改革,缺乏理性,变得浮躁、情绪化熊丙奇说。于是,这种焦虑的心态催生了新中考培训热。校外培训机构嗅到商机,推出各种新中考冲刺班、押题班,每天的培训价格以千元计算,价格动辄数万元甚至达到10万元。界面新闻发现,全国多家提供中考培训的机构网站打出了类似让你赢在新中考起跑线的广告,一些副科辅导也出现在了课程推荐页面。
往年来培训的学生一般都选择补习语数外三科,但是近两年开始改革之后,我们更推荐学生对以往不太重视的副科进行补习和冲刺性突击,目前我们这里理化生等科目的报名人数是最多的。北京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提供具体的选科计划和补习计划。目前北京的3+3+1模式之下,一共有9种选科组合,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组合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也有学生不知道如何在喜欢的科目和擅长的科目之间做选择。
工作人员称。一位正在培训机构咨询报班事宜的家长向界面新闻坦言:说是减负,可是现在需要考的科目却更多了,以前没有考过的科目只有通过课外辅导来冲刺一下。而且选科到底要怎么选,我们家长也没什么经验。
本来,对于新中考改革,我国教育部门原来的设想是给学生一定的科目选择权,可是,从北京已经进行的中考改革看,给学生选择权,导致一个严重问题是,有的初中学校要求学生从初一就选定参加中考的科目,家长也让孩子早早确定中考选考科目,而不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初三才选科熊丙奇说。另外,由于新中考改革中,不少地区的体育分值有所提高,例如武汉将于2020年将体育考试分值增加到50分。选择体育培训的家长和孩子也越来越多。文化课要上个一分两分不容易,体育测试稍微培训一下就能拿到满分了。
据武汉一家体育培训机构介绍,该机构今年暑假报名人数已达去年的两倍。这也说明,尽管新中考改革在科目和计分方式等方面作出了改变,但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追求的还是中考分数高低。熊丙奇告诉界面新闻,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在推进改革时,不能只有良好的出发点,而不考虑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关键词:【,深度,】,“,新中考,”,下,的,培训,热,与,欧宝APP下载
本文来源:欧宝APP下载-www.hbnkq.net